无论轻重伤破出血,初服三黄宝蜡丸;伤破微出血者,服黎洞丸;若出血过多,其人面黄眼黑,不可专攻瘀血,宜用八珍汤;甚者独参汤,先固根本,二方俱加苏木、红花,兼调瘀血。[60]从仆参行足外踝下五分陷中,容爪甲许白肉际,申脉穴也。
条文:小儿□疮入眼中,赤肿难开涩泪疼,久生云翳如银色,肝经余热上冲睛, 红花散用草归地,赤芍军翘紫草红。[3]其证视物不甚昏,惟觉羞明隐涩,宜用清肾抑阳丸,壮水以制阳也。
[19]一椎之上,大椎穴也。[2]神道穴,主治背上冷痛,怯怯短气。
此汤舒筋和血,定痛消瘀。血海主治诸血疾,兼治诸疮病自轻,阴陵泉治胁腹满,刺中下部尽皆松。
[3]手小,手之小指也。[2]其骨形状不同,或如品字,或如山字,或如川字,或圆尖,或月芽形 ,或偃月形,或鸡子形,皆属枕骨。
<2>亡血者,宜补而行之。 [6]从合穴上两筋之间,阳溪穴也。